15987306378
金秋,怒江大峡谷山林最热闹的季节,各地农作物陆续成熟,农民开镰收割稻谷,摘取蔬果,挥洒汗水,收获喜悦。
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被誉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美“悬崖梯田”的托拖新村稻田,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收获季节。
村民们穿着盛装,挥舞着镰刀,用最古老的方式,收割新稻,然后聚集在文化活动广场,祭谷神,熬米酒,舂粑粑,开展射弩、文艺表演、对歌等活动,欢庆丰收。
“今年稻穗大,籽粒饱满,产量高,收了3000多斤,除了自家吃,还可以卖点。”村民胡加伟忙着将黄澄澄的稻谷铺散在水泥庭院晾晒,整洁的石头房里,房前屋后及窗台晒满了农作物,忙活了一年,虽然劳累,但一想起丰厚的收入,胡加伟的脸上乐开了花。
杨致远 摄
李学玺 摄
五谷丰登,颗粒归仓,丰收的喜悦是对一年汗水最凉爽的回报。
骄阳下,福贡县 石月亮乡亚朵村亚朵村高山梯田郁郁葱葱,青翠叠绿,蓝天白云,云涛雾海下,千亩连片茶园里,嫩绿的新芽挤满枝头,将村寨装点得格外美丽多彩。
村民邓友早的指尖在茶树枝条间跳跃,叶子散落在斜挎的小竹篮,丰收的喜悦挂在满是汗水的脸上。
亚朵村,傈僳语“月亮升起的地方”,是一个集边境、民族、山区为一体的傈僳族、怒族聚居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亚朵集团的帮扶下,亚朵村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陡峭山地种植茶树,建设茶叶加工厂,发展“茶叶经济”,探索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路子。
“过去我们只晓得种包谷,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很多年轻人不愿留在村里,都外出务工去了。现在,家家户户种上茶叶,收入好,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村里人气越来越旺了。”邓友早说,去年,他家光卖鲜叶的收入就近1万元以上,还种上了果木,养上了土鸡,收入来源一下子拓宽了。
小绿叶变成“金叶子”,铺就新的增收路。现在,亚朵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875亩,有专业合作社已达4个,覆盖800多农户。
伴随着朗朗的“丰收赋”朗读声,泸水市老窝镇丰收节上,苹果和松茸采摘,农特产品展示,表彰最美种植户和致富带头人,舞龙表演、白族民歌对唱等一系列展现丰富地域和民族特色、多样农耕文化、美好乡村图景以及农民时代风采的活动轮番登台。上千名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欢聚乡村,品老窝火腿,吃苹果松茸,以“乡村大狂欢”形式,共享丰收成果,同庆丰收喜悦。
“这些年,我们除了火腿、松茸,还建起了矿泉水厂、大棚蔬菜、花卉苗木种植等产业,群众增收来源越来越多样化。” 中元村党总支书记何儒苹说,今后,村里还计划建设规模养牛场、饲料种植基地、青储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加工车间,让村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瓜果甘甜、秫熟稻馨,闹热了乡村,不仅让群众和游客饱了眼福、口福,更展现出怒江广大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喜人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立足高原特色农业资源禀赋,聚焦草果、中药材、茶叶、特色果蔬、特色畜禽等重点产业,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7万亩,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全面开展种植业调整,积极构建“生态+扶贫”绿色产业体系,发展高原绿色产业,唱响绿色富民新歌,种树兴果盘活山林,把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
如今,怒江州绿色产业遍地开花,美了怒江峡谷,富了百姓口袋。全州有蔬菜播种面积14.16万亩,在园水果面积6.4万亩,茶叶种植面积6.57万亩,在园中药材面积16.9万亩,各族人民 “菜篮子”“果盘子”和“肉案子”日益丰富。草果种植面积达111.4万亩,带动周边三县(市)4.31万户16.5万人稳定增收。培育农业企业13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89户,6.42万户脱贫户实现市场主体带动全覆盖。
【来源:云南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