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三河村隶属泸水市鲁掌镇,因有古炭河、滴水河、弯转河在境内汇聚合一而得名。三河村地处鲁掌镇西南边,距州府六库21公里,辖管事寨村、头道桥村、古炭河村等12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农户400户1336人,以傈僳族、汉族为主,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村。原有建档立卡户89户,336人,截至2020年10月,已退出贫困户89户338人。三河全村国土面积67平方公里,海拔1453米,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342毫米,主要经济林果有核桃、草果、板栗等,全村耕地面积3667亩,人均耕地3.19亩,林地53713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三河村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高黎贡山地区迄今已记录到600多种鸟类,三河村鸟塘目前已实际拍摄到208种,其中拍摄到的绿背山雀、斑背燕尾、火尾绿鹛、纯色噪鹛等都是十分珍贵的保护动物,同时还发现了已属濒危鸟类的红腹角雉、绿尾虹雉、黄腹角雉特别是独有的白尾梢虹雉。三河村被誉为“百鸟谷”,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百鸟合音之谷。
二、旅游扶贫成效
三河村位于半山,人均耕地仅有3亩,一二产业发展困难,三河村委会引进怒江三合源林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精准扶贫要求,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多方咨询,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走发展“生态+旅游”的脱贫致富道路。三河村生物资源丰富,尤其以珍稀鸟类出名,通过将生物多样性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带动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性高。2018年以来,社会资本投入1800万元,接待游客2.2万人次,带动本地就业150人,人均收入4万元,综合带动45户15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三、主要做法
(一)以政企合作为基础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以扶贫车间运营为载体,成立了全州首个以观鸟、拍鸟、爱鸟、护鸟为主的三河村百鸟谷“旅游扶贫就业车间”,整个扶贫就业车间投入项目资金50万元,全部用于建盖鸟塘,已建成15个鸟塘。为扶贫车间顺利运营,引进怒江三合源林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形成“政府+企业+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让农户在自家的林地里就业,从事鸟导、运输、背包、餐饮、民宿等服务,从农民变鸟导、农家变民宿、家园变花园,农户成了车间的主人。
(二)以专业协会为牵引
为了更好地规范管理扶贫车间,2019年1月成立了“怒江峡谷鸟类保护协会”,由协会统一监督指导各观鸟点的运营情况,旅游扶贫就业车间负责统一管理观鸟点的经营与运作,鸟塘的所有权属于各鸟塘塘主,协会负责对外宣传,吸引国内外鸟友和游客前来观光摄影为使观鸟生态旅游良性培育发展。
(三)以专业培训为推力
观鸟扶贫车间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识鸟科普、养鸟、管理鸟塘的知识,用“以会代培”的形式学习服务技能、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多方努力,2019年9月19日至24日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生态影像文化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鸟网和中共怒江州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国观鸟导游联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怒江州科学技术协会、怒江州峡谷鸟类保护协会、怒江三河源林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怒江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共同协办了“中国鸟网助力怒江州生态脱贫大型采风团暨中国生态摄影师(怒江)集训班、中国观鸟导游职业技能(怒江)培训班”,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深圳等地的38名生态摄影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来自全州的56名鸟协会人员和扶贫车间工作人员参加了观鸟导游职业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可以持证上岗。培训期间,中国鸟网授予中国三河源庄园“中国生态摄影师怒江教育培训中心”的荣誉牌匾,这标志着中国鸟网正式进驻怒江州,将为怒江州的野生鸟类摄影与保护以及助力怒江生态扶贫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以村民参与为核心
观鸟拍鸟,行内一般叫“打鸟”,不仅考验器材,更考验耐心。一般“打鸟”人会在鸟塘里待上一天或几天,等鸟、等光、等构图。围绕旅游地吃、住、行、娱、购、游主体要素,观鸟旅游行为带动了三河村民的广泛参与。一是鸟塘主的直接参与。鸟塘主通过固定的收费标准为游客提供接送、背包和送餐服务,获得经济收入。如机位费为60元/位,背包费视鸟塘距离长短为50元/趟、100元/趟、150元/趟不等,餐饮费为中午标准餐30元/位、晚餐标准餐40元/位。游客到三河村一般停留2~7天不等。二是其他村民的带动参与。围绕旅游地吃、住、行、娱、购、游主体要素,鸟塘塘主单个个体仅能完成观鸟旅游的部分旅游产品供给,其他村民参与配合完成了其他产品供给,如短途运输、住宿、农副产品供给、农特产品销售等。除为摄影者直接提供服务外,销售当地的土特产草果、花椒、核桃等也将为当地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一是加强生态科普性。为了使百鸟谷的鸟类资源能够得到科学有序开发,三河村还在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制作百鸟谷拍到的100种鸟类科普挂图,发放爱鸟、护鸟、保护环境倡议书1000多份,宣传鸟类知识,普及各种爱鸟、护鸟的鸟类常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多家高校纷纷在此设立科研基地、暑期研学基地。二是村民保护生态意识发生本质转变。鸟群的增加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和观鸟天数,村民在直接或间接参与观鸟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生态多样性保护意识发生根本转变,生态保护行为从被动接受变为自觉自发行为。
(六)以宣传营销为引擎
随着三河村观鸟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各级宣传部门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融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怒江的自然生态、鸟类资源、百鸟谷的建设情况等,同时,中国鸟网开通了云南怒江百鸟谷版块,全力推荐怒江百鸟谷鸟类资源,吸引了全国32个省(市)、地区鸟类爱好者及外国友人。中国鸟网的36.5万会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怒江百鸟谷,这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市场,大大提高了怒江百鸟谷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三河村“百鸟谷”的旅游辨识度日益提高,逐步成为怒江旅游文化的一张独具特色、鲜活的名片。为观鸟、摄鸟、爱鸟、护鸟而来的各方游客驻足怒江,带动怒江旅游的其他消费。
四、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三河村观鸟旅游带动片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成功经验得知:一是要充分挖掘生物多样性资源,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二是要采取“政府+企业+农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多方合力推动发展;三是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旅游开发,让利于民;四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旅游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促进本地群众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五是要积极发挥专业协会的牵引作用,指导开展专业服务和垂直宣传;六是要多渠道开展宣传营销,提高知名度。
怒江州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被称为“动植物王国的明珠”“世界物种基因库”,生态资源十分富集,可以利用全州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优势,开展康养、科考、户外运动等生态旅游,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受益,同时还可以转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变被动接受为自觉自发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点评
地方性、乡土性、生态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三河村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政企合作为基础,以专业协会为牵引,以村民参与为核心,以专业培训为推力,大力发展观鸟生态旅游,是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振兴乡村、传承村落文明的有效路径。